中經聯播訊 因“親情”善舉而結緣,“寄黔思”茶品精準幫扶芳香傳四方;富裕的浙江義烏,在義烏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的推動下,主動到經濟欠發達的民族地區、革命老區湖南沅陵攀親結對,同走共富路。
12月9日,浙江省微黨課巡回宣講活動來到(金華站)浦江縣,在水晶小鎮多功能報告廳,聚集了省、市統戰部民宗局領導,浦江縣宣傳部、教育局、水晶園區以及該縣統戰委員等眾多黨員干部,聽取了一堂特殊而又感人至深的“民族團結一家親,千里攀親促共富”的黨課。
“請浙江省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副秘書長張莉上臺宣講”,隨著浙江新聞臺女主持的話音,只見一位頭佩銀飾鳳冠,身著大紅民族盛裝,英姿颯爽的苗族女青年手持話筒,健步來到講臺。
“我今天宣講的主題是:‘義烏、沅陵 千里攀親促共富’”。隨著張莉宏亮而又有磁性的開場白,這堂聲情并茂的“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省微黨課(金華站)漸入佳境,不時贏得陣陣掌聲,講到動情處,不少聽眾都流下了感動的熱淚。
2003年,廣西民族大學畢業的張莉從湘西來到浙中創業,經過多年打拼,成為新義烏的典范。作為義烏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她在居住著來自全國32個少數民族800多名同胞的該市北苑街道四季社區,打造出享譽全國的“茉莉花”民族工作室,又在流動黨員為特色的錦都社區創辦起全省響當當的“繁星”民族工作室。聚焦少數民族需求,幫助社區居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同走共富路。由于工作出色,張莉被當選為義烏市政協委員,先后被評為市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民族團結工作成績突出個人,11月又當選為省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的副秘書長。
攀親聯姻的緣由是二年前,張莉作為沅陵的新鄉賢,應邀回湘西參加鄉賢群英會,會上聽到了一位土家族黨員干部李世雄,臨危受命創建扶貧茶園,千辛萬苦帶領民族同胞脫貧致富的生動感人故事。
這位一心為民族同胞擺脫貧困,甘愿犧牲自我的好干部李世雄,又動員在國外發展旅游產業的女兒李弋菲回國參與扶貧,把眾多貧困鄉親們聚集在一起,同走富裕路,由此組建了沅陵縣親情農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父女倆先后自籌資金和貸款600多萬元,在經常發生火災的麻溪鋪鎮千丘田村四組亂墳崗荒山上,建立千丘田和饅頭咀兩處基地,總面積達1010畝,主要以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為主旨,走以先基地,后加工為經營的發展思路?!凹那肌狈鲐毑鑸@直接和間接幫扶了400多戶在冊困難戶,1000多名土家族、苗族、白族等貧困民族同胞,2020年全部摘掉貧困的帽子。
張莉被“親情公司”和“寄黔思”扶貧茶園的事跡所感動,也被李干部的無私奉獻精神所折服。脫貧后如何帶領家鄉的民族兄弟姐妹走共同富裕道路,成了張莉與李干部探討最多的話題,幫扶工作中的好朋友。
心動不如行動。今年初春,李干部給遠在千里之外的張莉發來了一個不情之請的微信,內容是:因疫情影響,“寄黔思”茶葉銷售遭遇困境,民族同胞生活艱難,請張秘書長和義烏民促會給予支持和幫助……。
收到微信后,張莉想的很多很細,如果把“茉莉花”這個享譽全國的直播帶貨團隊,嫁接到交通、經濟欠發達,少數民族人口過半的沅陵縣,并在當地設立直播基地,浙江義烏攜手湖南湘西同奔共富路,該有多好。張莉秘書長的設想得到了義烏市民促會理事會大力支持,表決的結果是:責無旁貸,盡快實施。
3月下旬,義烏民促會秘書長張莉一行前往沅陵縣“親情公司”、寄黔思幫扶茶園攀親聯姻,并以直播帶貨等方式在茶園建立幫扶基地,推廣民族地區特色農副產品,打造助推民族同胞共同富裕的“浙江模式”,收到了意想不到好成果。
今夏湖南大旱,197個縣水庫見底,魚鱉成干。9月7日,連日的干旱,一場無情的大火給本就艱難的茶園雪上加霜,火勢從高速路邊蔓延至茶山,盡管消防、民兵奮力撲救,但茶山核心產區200畝黃金茶依舊難逃惡運,被燒為灰燼,直接損失460多萬元,眾多剛脫貧的民族同胞又面臨返貧的困境,鄉親們憂心重重,欲哭無淚。
一方有難,八方支持。聽到這一噩耗,張莉和市民促會理事們的心情十分沉重,張莉和她的佛堂鎮彤云石榴紅民族工作室骨干們迅速行動起來,連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慈善機構,為寄黔思幫扶茶園解決燃眉之急。走共富路不是一句空話,雪中送炭重在行動。這一善舉得到了佛堂鎮政府、義烏市市場對外拓展協會的積極響應,表示盡快發動社會力量,捐款捐物,籌資60萬元,作為專項幫扶首筆啟動資金,用于茶農采購茶苗、肥料以及技術培訓,盡快恢復生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張莉和她的彤云石榴紅民族工作室正在努力,為寄黔思茶園制定了一系列后繼幫扶方案,如借助“浙里石榴紅”品牌,用新電商、拓寬直播帶貨等新思路;為茶文化賦能,幫助發展茶文化產業、促進茶文化旅游,多元增加茶農收入。
千里攀親促共富,民族團結魚水情。張莉所親身經歷的義烏與湘西沅陵結對聯姻,同奔共富路的鮮活生動故事,博得微黨課聽眾的熱烈掌聲,通過浙江電視臺的直播,讓更多富裕地區愛心組織和人士加入共富幫扶的行列……。( 盧國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