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聯播訊(張士龍)12月23日,隨著文化變一號主變投運作業結束,標志著歷時近2年的遼寧鞍山市重點民生工程—66千伏山南文化系列工程全面竣工,鞍山市中心城區鐵東區未來15年發展用電無憂,百姓用電體驗升級。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在鞍山市委市政府和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國網鞍山供電公司于2021年3月20日啟動工程建設,總投資5.34億元,共新建民生和文化66千伏變電站2座,新建線路12.12公里,其中電纜線路11.02公里采用入地敷設。工程南起自220千伏崔家變電站,終至220千伏中心變電站,途經勝利路、建國大道、園林大道等城區主干路,因地制宜采用盾構、頂管、預制方涵等綜合性方式破路施工,在市府廣場下方加大成本投入,修建了805米盾構隧道,是國網鞍山供電公司在66千伏電壓等級中施工最難、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的電網工程,也是鞍山首條采用盾構技術建設的電纜隧道工程。工程以環境友好設計理念,將民生變電站外觀打造成融入景區環境的完美立體造型,成為全省首個景觀式變電站。同時,聯合遼寧科技大學,創新使用菱鎂材料作為變電站外墻板,既提升了變電站建設強度、防火等方面標準,又為菱鎂材料在電網工程建設應用開辟了新的途徑。
由于90%施工地點位于城市核心區域主干路,且疊加新冠疫情和惡劣天氣等不利因素,工程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地上交通疏導難、地下管線排遷難、周邊投訴解釋難、物資流通交付難、隊伍疫情防控難等問題。為保障工程順利開展,鞍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高度重視工程建設,先后深入工程施工現場調研,并成立山南文化系列工程建設保障小組,由副市長為組長,市工信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交管局、鐵東區政府等主要領導為組員分工協作,定期召開電網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和專題協調會議,統籌調度交通疏導、封路圍擋、管線排遷等工作,及時解決受阻難題,積極助推施工進程。"當代雷鋒"郭明義多次到現場慰問一線建設者,倡議百姓積極配合相關工作,克服施工帶來的生活不便。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天仁等相關領導也對該項工程高度重視,多次調研工程進展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全面支持工程建設。
為最大程度減少對城市交通和百姓生活的影響,國網鞍山供電公司通過不停電檢修電網、電源車應急直供、夜間零點作業等舉措,把不停電作業與電網升級改造有機結合,加強新型不停電作業方法和裝備的應用,全面升級配網運行方式和設備,將對市民和商鋪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國網鞍山供電公司以"紅色領航、綠色低碳、創新創效、品質共贏"為主線,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認真落實‘黨建+’深耕工程專項行動部署,成立山南文化輸變電工程臨時黨支部",建立了"1+5"多維保障機制,以業主項目部為主體,統籌協調政府、供電公司和參建單位各項工作,下設外部協調、專項施工、科技創新、綠色建造、宣傳維穩5個保障組推進各項工作開展,建立了高效的溝通渠道,參建單位之間打破專業界限,密切協同,保證了工程順利推進。